活动目的
1.知道不同动物耳朵的外形特质,并熟记儿歌。
2.运用多种感官,理解儿歌内容。
3.能大胆发表我们的想法,对采集有关信息有兴趣。
活动筹备
1.PPT课件
2.小动物耳朵图片(兔、马、象、猫、猴、狗)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播放不一样的声音,让婴幼儿通过聆听来分辨,通过耳朵引出活动主题。
(二)活动展开
1.情境引入:教师带领婴幼儿参观南通野生动物园,出示各种耳朵的图片,让婴幼儿察看(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这是什么小动物的耳朵?长什么样子?婴幼儿察看动物的耳朵有哪些特点。
2.教师朗诵儿歌,使婴幼儿整体感知儿歌提问“哪个的耳朵圆?”“哪个的耳朵短?”
3.婴幼儿学习儿歌朗诵
(1)师幼共念儿歌
(2)婴幼儿自己边拍手打节奉边念儿歌
(3)儿歌念完做游戏老师说上一句请小朋友们回答下一句。
4.婴幼儿为儿歌编配动作,表演儿歌。
(1)念儿歌就把漂亮的动作带进来再来一遍。
(2)全班婴幼儿用自己编创的动作来表演儿歌。
5.游戏:找朋友
(三)延伸活动
教师带领婴幼儿探寻藏在教室里的动物耳朵,并一块去表演区创编表演。
活动深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把过多的关注放在了婴幼儿看图理解内容上,依据“哪个的耳朵”句式学说儿歌上面,在婴幼儿说儿歌时,对步伐方面没强调。我应该在婴幼儿看图卡说儿歌内容时,用手给他们打节拍,如此就给他们一个步伐的暗示,也可以在婴幼儿说儿歌时给予有指向性的回话:说的非常完整,假如能有步伐的说一说就更好了,你想再来尝试一下吗?在婴幼儿完整朗诵儿歌时,可以让婴幼儿自己也学着一边打拍子一边说儿歌,或者一个婴幼儿说一个婴幼儿打拍子,如此就能让他们比较有步伐的进行朗诵,感觉到儿歌的韵律感。也可以尝试加入拓展创编环节通过本次活动我感觉儿歌中的一些耳朵的特征对于婴幼儿来讲是没太多困难程度的,所以可以在婴幼儿掌握说整个儿歌的基础上,再提供一些动物耳朵的图片,让婴幼儿自己说说这类动物耳朵的特征,并学着用儿歌里的话说一说,进行儿歌创编。如此不但能巩固婴幼儿已学得的常识,还能进步婴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